
17 12 月 台灣時報報導:漫談慢性疲勞症候群
記者陳正宏報導
肉體的疲勞大多透過休息,改善生活習慣便能抒解,當經過一段時間疲累依然沒有好轉,當排除疾病,疲勞仍持續不退,可能屬於心理疲勞(mental fatigue),應尋求專業醫師諮詢診斷。診所精神科暨自律神經科林耿立醫師表示:「『慢性疲勞症候群』的症患除了有類似感冒、全身關節肌肉僵硬酸痛、各種精神症狀外,還多合併有如食物或灰塵過敏的過度敏感症。腹痛、腹瀉或便秘、脹氣等腸胃症狀。頻尿或夜尿、排尿困難、經前症候群惡化、性功能障礙、性冷感、性焦慮等也是常有的生殖泌尿症狀。有些人甚至會有心悸、心跳過快、心律不整、呼吸困難等心肺症狀。還會皮膚潮紅、盜汗、口乾舌燥、姿勢性低血壓等神經內分泌症狀等。並且持續或斷續疲勞達6個月以上,休息也無法改善,可能罹患『慢性疲勞症候群』」。
台灣有近4成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死,5成以上的上班族經常感到疲勞且有肩膀僵硬的毛病,以20至40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,女性是男性的4倍,腦力勞動者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一般人的20倍。
這些病患的症狀表現形態往往因人而異,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很大,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在不同的階段中發生不一樣的症狀。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總是好好壞壞,往往不容易斷根卻也不會急速惡化,這類病人是真的生病,但卻經常被誤解為工作不力打混摸魚,長期下來病人更為憂鬱及焦躁。
凱薾診所, 凱薾醫美, 台北市美容醫學診所, 南京東路容醫學診所, 台北市中山區容醫學診所, 松江南京捷運站容醫學診所,醫美診所,腰酸背痛,腰酸背痛改善,腰痠背痛解決,全身痠痛,頭痛,長期頭痛,關節痛,長期感冒,壓力,焦慮,慢性疲勞,心理疲勞,慢性疲勞症候群,類似感冒症狀,腹痛,腹瀉,脹氣,心悸,心律不整,過勞,過勞死,憂鬱,凱薾健康,全人醫學,凱薾全人醫學,預防醫學,身心靈整合,身心靈整合治療,慢性疲勞怎麼辦,慢性疲勞解決,陳湧仁醫師,健康醫學,健康管理,凱薾陳湧仁醫師,凱薾陳湧仁